微昭通 发表于 2017-9-20 00:10:11

昭通在省会发出最强音,打造苹果之城!


平安、甜蜜、圆满“谱写好昭通跨越发展的新篇章,我们将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理念,着力打造‘苹果之城’,努力建设滇东北城市明珠。”9月15日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上,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这样说。

昭通是西南高原苹果的发祥之地,苹果已有7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南方苹果种植的最适宜区,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风味浓郁、汁液蜜爽,具有“成熟早、甜度好、香味浓、口感脆、含硒”等特点。《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 2016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36.5万亩,投产面积27万亩。作为昭通优势特色产业,最具基础、最具发展潜力和空间。为此,市委、市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进行打造。
金秋季节,昭通苹果大量上市,到处苹果飘香。“我想给大家说的就一句话:此苹果非彼苹果,形状一样,内涵、品质完全不同。一个苹果色泽鲜艳、口味香甜、形状圆润,这里边,我认为还有三层含义,那就是平安、甜蜜、圆满……”发布会上,杨亚林随手拿起一个红彤彤的昭通苹果,现场做起了推介,对昭通苹果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说,不久的将来,苹果会成为昭通的形象、会成为昭通城市的品牌。

杨亚林介绍,昭通将遵循绿色生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跨越发展的原则,以建设百万亩苹果园并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支撑,加快推进昭阳中心城区建设,展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美景,使苹果不仅成为一道集景观、一个产业,更成为昭通城市品牌和形象,实现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建设“果园城市”、打造“苹果之城”。通过建设“苹果之城”,充分演绎苹果“平安、甜蜜、圆满”的内涵品质。同时,统筹城乡布局、村庄布局、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苹果庄园、苹果小镇、特色村庄,把产业发展、易地搬迁、退耕还林、城镇建设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关于昭通苹果,骄傲的是
昭通苹果栽植历史悠久,1940年由留美博士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进160株苹果树到昭阳区洒渔种植。70多年来,昭通苹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平凡到卓越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累累硕果,1989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2000年获中国(昆明)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07年举办的“昭通苹果拼图迎奥运”活动创吉尼斯世界记录,2008年被纳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2010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5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颁发的“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昭通苹果在“2016中国苹果品牌大会”上获得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等四家单位发布的“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殊荣。作为地级市,全国仅有山东烟台和云南昭通两家好获得“地理标识的区域品牌”这一殊荣。
2017年7月17-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果树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刘凤之;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雅凤;中国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苹果、葡萄等果树高效脱毒技术研究资深专家张尊平一行3人就建立“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云南(昭通)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到昭通调研并授牌。在昭通建成西南首个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

2017年8月11日,昭通苹果产业研究所和昭阳区植保植检站联合引进云南绿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无人植保机开展苹果病虫害无人机防控示范,这是昭通市苹果病虫害的首次无人机防控示范。在专业机械手操控下,利用MG-1S无人机先后在“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云南(昭通)无病毒苗木试验示范基地”和“昭通苹果产业研究(远智)所科研生产实践基地”进行了示范。
来源丨@昭通日报微信(ID:hdwk2158200)综合丨《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单虹丨昭通苹果产业研究所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发布内容请上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昭通在省会发出最强音,打造苹果之城!